2.4605
材料号:2.4605高温镍合金
标准:EN/DIN
2.4605特性及应用: 2.4605耐腐蚀合金,
化学成分
镍(Ni):余量,镍作为主要成分,为合金提供了良好的韧性和基本的抗腐蚀能力,是合金耐多种化学介质腐蚀的基础。
钼(Mo):26.0% - 30.0%,钼元素显著增强了合金在还原性酸(如盐酸、硫酸等)中的耐腐蚀性,是该合金抵抗还原性介质腐蚀的关键元素。
铁(Fe):2.0% - 6.0%
铬(Cr):≤1.0%
碳(C):≤0.02%,低的碳含量可减少碳化物在晶界的析出,降低晶间腐蚀的风险,保证合金在焊接和高温使用时的耐腐蚀性能。
锰(Mn):≤1.0%
硅(Si):≤0.10%
磷(P):≤0.04%
硫(S):≤0.03%
性能特点
耐腐蚀性能
优异的抗还原性酸腐蚀能力:在各种浓度和温度的盐酸溶液中都有出色的耐蚀表现,对硫酸、磷酸等还原性酸也有良好的耐受性。
抗点蚀和缝隙腐蚀:在一些含有卤素离子的环境中,能较好地抵抗点蚀和缝隙腐蚀的发生。
耐晶间腐蚀:由于严格控制碳含量和合金元素比例,该合金在焊接和热处理后具有良好的抗晶间腐蚀性能。
力学性能
室温下,抗拉强度可达约 690MPa,屈服强度约为 310MPa,伸长率≥40%,显示出较好的强度和塑性。
在中温环境下(约 540 - 760℃),强度和韧性的综合性能依然较好,但需注意避免在此温度区间长时间停留,以免出现有害相析出影响性能。
物理性能
密度约为 9.22g/cm3。
熔点在 1330 - 1380℃ 之间。
应用领域
化工行业:常用于处理盐酸、硫酸、磷酸等强腐蚀性酸的反应釜、管道、换热器等设备。例如在制药、化肥、农药等化工生产过程中,当涉及到强腐蚀性介质的反应和输送时,哈氏合金 B - 2 是常用的材料选择。
石油化工:在石油精炼过程中,一些酸性环境下的设备,如烷基化装置、脱硫装置等,会使用该合金来抵抗腐蚀。
电子行业:在电子化学品的生产中,如电子级盐酸、硫酸的制备和储存,哈氏合金 B - 2 可用于相关的容器和管道。
加工与热处理
加工性能
热加工:热加工温度范围通常在 1065 - 1230℃,热加工后应快速冷却,以避免有害相的析出。热加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加热速度和变形量,以保证材料的性能。
冷加工:冷加工性能良好,可以进行冷轧、冷拔、冷冲压等操作,但随着冷变形量的增加,材料的硬度和强度会提高,需要进行中间退火处理以恢复塑性。
热处理
固溶处理:一般在 1065 - 1175℃ 进行固溶处理,保温一定时间后快速冷却,目的是使合金中的元素充分溶解,形成均匀的固溶体组织,从而保证合金的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处理后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加工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