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瑞双杰加大加宽高强水泥无收缩灌浆料
博瑞双杰加大加宽高强水泥无收缩灌浆料
产品价格:¥40.00(人民币)
  • 供应数量:99999
  • 发货地:江西-南昌市
  • 最小起订量:1袋
  • 免费会员
    会员级别:免费会员
    认证类型:企业认证
    企业证件:通过认证

    商铺名称:江西赛恒实业有限公司

    联系人:吴兰平(小姐)

    联系手机:

    固定电话:

    企业邮箱:619452721@qq.com

    联系地址:

    邮编: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万物包装网上看到的,谢谢!

    商品详情
      1.处理表面
      (1)将原有构件表面的灰尘清楚干净,对于混凝土缺陷表面应清理至密实部位,并将表面凿毛,根据要求打磨麻坑或沟槽,坑或沟槽的深度应≥6mm,麻坑每100mm*100mm不宜少于5个;沟槽间距应≤200mm或箍筋间距,如果采用三面或四面外包法加固梁或者柱时,应打掉其棱角。
      (2)清楚混凝土表面的碎渣、浮块、粉末,并用压力水将其表面清清洗干净;如果构件凹处存有积水应用抹布吸干。
      (3)如果原混凝土钢筋外漏部分锈蚀,应采取除锈处理。、
      (4)喷除界面剂前,应检测原构件表面界面处理质量,不得留有松动的石子、浮渣、漏补的裂缝和未清除干净的杂物。
      2.新增受力钢筋、箍筋及其连接件与原构件的连接
      (1)对于受弯构件,原构件受力钢筋与加固的受力钢筋之间的间距应≥20mm;如果采用短钢筋焊接连接时,短钢筋的植筋应≥20mm,长度应≥5d(d是新增纵筋和原有纵筋直径的较小值)且≥100mm,短钢筋间的中距应≤500mm。
      (2)箍筋应根据设计采用唤醒箍筋、胶锚式箍筋、加锚式箍筋、U形箍筋。如果采用混凝土围套进行加固时,应设置环形箍筋;如果采用单侧或三侧加固时,应设置加锚式箍筋、U形箍筋、胶锚式箍筋。
      3.新增混凝土界面混凝土拌制

      新增混凝土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55)和地方标准的有关规定,根据加固设计规定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相应的配合比设计。根据加固工程的要求,按照原有混凝土配合比拌制适量的混凝土。


      4.安装模板
      混凝土模板支架的搭设应不影响原结构的安全,便于施工操作、拆卸;原构件与模板的周边应密封,避免外漏浆液,将混凝土浇筑进料口设置在便于操作的位置。
      5.浇筑混凝土
      通常情况下,新增混凝土表面的厚度较薄,原混凝土表面和模板之间还布有钢筋,由于何难使混凝土浇筑密实,因而应分段浇筑,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投料,并应充分振捣。
      6.拆除模板
      当混凝土达到原有设计要求或者相应的规范要求的脱模强度时拆除模板,柱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墙模板必须当混凝土强度≥1. 2MPa时,方可拆除;板与梁模板的拆模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及时清理拆下模板表面的粘结物,修理并涂刷隔离剂,分类整齐摆放备用;及时收集拆下的连接结件及配件,统一集中管理。
      7.混凝土养护
      (1)浇筑结束后的24小时内应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采取保湿养护。
      (2)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应根据材料的不同而定:
      a.如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应≥7d;
      b.如果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应≥14d;
      c.如果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应≥21d。
      (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处于湿润状态;拌制用水应和混凝土养护用水相同。
      (4)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混凝土时,要保证敞露的新浇混凝土表面处于密封状态,保证塑料布内表面有凝结水。
      (5)如果新浇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与支架。
      增大截面加固注意事项
      1.如果增大截面施工当日的平均温度低于5℃时,不得浇水。
      2.如果施工时采用其它品种水泥,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根据采用的水泥技术性能而定。
      3.如果混凝土表面不便于浇水或使用塑料布应涂刷养护剂。
      基础加固方法
      1. 基础扩大托换法
      在许多既有建筑物或改建加层工程中,常因基底面积不足而使地基承载力和变形不能满足要求,从而导致建筑物开裂或倾斜。这时,一般常用基础加宽的托换。通常采用加混凝土套或加钢筋混凝土套加大基础底面积,也可以改变浅基础形式加大基础底面积。
      2. 基础加深法
      在许多既有建筑物或改造工程中,由于基底面积不足而使地基承载力和变形不满足要求时, 此时除了可采用基础加宽的托换方法外,还可以采用加深基础将基础落在较好的新持力层上的加固方法,以满足设计规范的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要求。基础加深法是直接在被托换建筑物的基出下挖坑后浇筑混凝土,将原有基础增大埋置深度,使基础支撑在较好的土层上的托换加固方法,也称坑式托换。

      对于采用基础加深法工程,应依据托换加固结构的荷载和坑下地基土的承载力大小,结合开挖程度难易程度、地下水位较低的地质条件和基础形式,确定其基础加深法工程方案设计和施工。



      3. 基础锚杆静压桩法
      锚杆静压桩是锚杆和静力压桩两项技术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桩基础施工新工艺,是一项基础加固处理新技术,适用于新旧建筑物的基础加固和托换。它是通过在基础上埋设错杆固定压桩架,以既有建筑物的自重荷载作为压桩反力,通过压桩反力架用千斤顶将桩段从基础中预留或开凿的压桩孔内逐段压人土中,再将桩与基础连接在一起,卸除反力架千斤顶,该桩便能承受荷载,从而减少基础下地基所受的部分压力,阻止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从而达到提高基础承载力和控制沉降的目的。
      对于采用基础锚杆静压桩法的工程,在设计前必须对拟加固的工程进行调研,除需要查明工程事故发生的原因外,还需要对其沉降、倾斜、开裂、上部结构、地基基础、地下管网和障碍物、周围环境等情况做周密的调查了解; 同时,还需要了解托换工程地基基础设计所必需的其他资料。
      4.基础树根桩法
      树根桩是一种小直径的钻孔灌注的钢筋混凝土桩,其直径为100~-300mm,是在钢套管的导向下用旋转法穿过原有建筑物的基础进人地基土中至设计标高,清孔后下放钢筋,钢筋数量可以是1根到数根,视桩径而定; 同时放下注浆管,用压力灌注水泥浆、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边灌、边振、边拔管,最后成桩。也可放人钢筋笼后再放碎石,然后注人水泥浆或水泥砂浆而成桩。

      树根桩是由意大利Fondedile 公司的F.Lizzi 于20世纪30 年代首创的。树根桩布置成维系统独特方式的网状体系者称为网状结构树根桩。图1表示房屋建筑下条形基础的这种托换方法的典型设计图; 图2为桥墩基础下建造树根桩的托换图。

      一、用途:
      l  需高精度安装的设备设备基础的一次灌浆和二次灌浆。
      l  风电设备地脚螺栓、锚栓基座的固定灌浆。
      二、技术特点
      ▲早强高强,缩短工期。
      ▲自流态现场只需加水搅拌,直接灌入设备基础,自流,施工免振,确保无振动、长距离的灌浆施工。
      ▲ 微膨胀浇注体长期使用无收缩,保证设备与基础紧密接触,基础与基础之间无收缩,并适当的膨胀压应力确保设备长期安全运行。
      ▲ 优良的抗疲劳性。
      ▲ 可长距离高度泵送。
      四、风电灌浆料使用方法
      1. 灌浆施工人员配备
      一般一组6-8人,分别负责倒料、搅拌、灌浆等环节。
      2. 施工器具准备
      鼓风机、电锤、称量工具、电动搅拌钻、搅拌桶、抹子、塑料薄膜、岩棉被等保温材料。



      3. 基础处理
      水泥基灌浆材料接触的混凝土表面应充分凿毛。灌浆前,应将灌浆材料接触的设备底板和混凝土基础表面清理干净,不得有碎石、浮浆、灰尘、油污和脱模剂等杂物。灌浆前24h,设备基础表面应充分湿
      润。灌浆前1h,应吸干积水。
      4. 确定灌浆方式
      根据设备机座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灌浆方式,由于CGM具有很好的流动性能,一般情况下,用"自重法灌浆"即可,即将浆料直接自模板口灌入,完全依靠浆料自重自行流平并填充整个灌注空间;若灌
      注面积很大、结构特别复杂或空间很小而距离很远时,可采用"高位漏斗法灌浆"或"压力法灌浆"进行灌浆,以确保浆料能充分填充各个角落。
      5. 支模
      根据确定的灌浆方式和灌浆施工图支设模板,模板定位标高应高出设备底座上表面至少50mm,模板必须支设严密、稳固,以防松动、漏浆。
      6. 灌浆料的搅拌
      7. 灌浆
      灌浆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 浆料应从一侧灌入,直至另一侧溢出为止,以利于排出设备机座与混凝土基础之间的空气,使灌浆充实,不得从四侧同时进行灌浆。
        穿过屋面的管道、设备或预埋件等,应在直接喷涂聚氨酯硬泡体前安装好。网格布之间搭接宽度应不小于50mm,先一侧,在抹一些抗裂砂浆再压另一侧,严禁干搭。停止时即按顺时针方向关闭流量阀。对于住宅分户墙,如果将墙体分成两层或多层,隔声量会显著。

    在线询盘/留言
  • 0571-8777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