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条件雾化角小于出口雾化角,两者有时会相差20°以上。条件雾化角随所用距离的
变化而变化,它便于测量,能更真实地反映喷雾的运动趋势,因此,实验常常采用,雾化角
a的大小影响喷雾与燃烧空气的混合、燃烧的质量等。
雾炬射程是指雾化颗粒所能到达的距出口最远的距离,一般将速度衰减到出口速度
的95%左右的距离作为喷雾射流的射程,从定义上可以看出射程主要决定于喷雾的
速度。
(三)雾化粒径及其分布
液态工质从喷嘴喷射出来以后,会形成尺寸不一的喷雾液滴群,液滴的平均雾化粒径是
雾化质量的主要指标。对于同样的喷雾,如果采用不同的直径平均方法和不同的取样方法
所得到的平均直径是不同的。国内常用的喷雾取样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沿喷雾的横截面取
样,计算平均直径;另一种是在喷雾最密集的地方取样,计算平均直径。常见的直接平均方
法有表面平均直径和质量中间直径两种
常用的雾化粒径是指索特尔平均粒径 Sauter Mean Diameter(SMD)。索特尔平均粒径是
按照平均直径计算的,是假想液滴群的总体积与总表面积的比值恰好同实际液滴群的总体积
与总表面积的比值相等来确定的,因此它属于表面平均直径。
雾化粒径的分布是影响雾化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它包括雾化粒径均匀度和雾化粒径
在空间上的分布。雾化粒径的均匀度是指某个测量点不同尺寸的液滴的百分比分布,而雾化
粒径在空间上的分布是指不同空间测量点上平均雾化粒径(比如SMD)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