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 316 不锈钢管 不锈钢方管 不锈钢矩形管 规格齐全
304 316 不锈钢管 不锈钢方管 不锈钢矩形管 规格齐全
产品价格:¥24300.00(人民币)
  • 供应数量:10000
  • 发货地:浙江-温州市
  • 最小起订量:1吨
  • 家家通
    会员级别:家家通
    认证类型:企业认证
    企业证件:通过认证

    商铺名称:浙江五岳不锈钢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方()

    联系手机:

    固定电话:

    企业邮箱:626565229@qq.com

    联系地址: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天中路度山工业区

    邮编:325024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万物包装网上看到的,谢谢!

    商品详情

      304 316 不锈钢管 不锈钢方管 不锈钢矩形管 规格齐全

      ?一、力学性能
      ? ? ? ? ? ? ? ? ? ? ? ? ?(一)强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
      ? ? ? ? ? ? ? ? ? ? ? ? ??不锈钢的强度是由各种因素不确定,但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因素是其中添加的不同化学因素,主要是金属元素。不同类型的不锈钢由于其化学成分的差异,就有不同的强度特性。
      ? ? ? ? ? ? ? ? ? ? ? ? ??(1)马氏体型不锈钢
      ? ? ? ? ? ? ? ? ? ? ? ? ??马氏体型不锈钢与普通合金钢一样具有通过淬火实现硬化的特性,因此可通过选择牌号及热处理条件来得到较大范围的不同的力学性能。
      ? ? ? ? ? ? ? ? ? ? ? ? ??马氏体型不锈钢从大的方面来区分,属于铁-铬-碳系不锈钢。进而可分为马氏体铬系不锈钢和马氏体铬镍系不锈钢。在马氏体铬系不锈钢中添加铬、碳和钼等元素时强度的变化趋势和在马氏体铬系不锈钢中添加镍的强度特性如下所述。
      ? ? ? ? ? ? ? ? ? ? ? ? ??马氏体铬系不锈钢在淬火-回火条件下,增加铬的含量可使铁素体含量增加,因而会降低硬度和抗拉强度。低碳马氏体铬不锈钢在退火条件下,当铬含量增加时硬度有所提高,而延伸率略有下降。在铬含量一定的条件下,碳含量的增加使钢在淬火后的硬度也随之增加,而塑性降低。添加钼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及二次硬化效果。在进行低温淬火后,钼的添加效果十分明显。含量通常少于1%。
      ? ? ? ? ? ? ? ? ? ? ? ? ??在马氏体铬镍系不锈钢中,含一定量的镍可降低钢中的δ铁素体含量,使钢得到硬度值。
      ? ? ? ? ? ? ? ? ? ? ? ? ??马氏体型不锈钢的化学成分特征是,在0.1%-1.0%C,12%-27%Cr的不同成分组合基础上添加钼、钨、钒、和铌等元素。由于组织结构为体心立方结构,因而在高温下强度急剧下降。而在600℃以下,高温强度在各类不锈钢中,蠕变强度也。
      ? ? ? ? ? ? ? ? ? ? ? ? ?(2)铁素体型不锈钢
      ? ? ? ? ? ? ? ? ? ? ? ? ??据研究结果,当铬含量小于25%时铁素体组织会抑制马氏体组织的形成,因而随铬含量的增加其强度下降;高于25%时由于合金的固溶强化作用,强度略有提高。钼含量的增加可使其更易获得铁素体组织,可促进α?
      ? ? ? ? ? ? ? ? ? ? ? ? ’相、б相和x相的析出,并经固溶强化后其强度提高。但同时也提高了缺口性,从而使韧性降低。钼提高铁素体型不锈钢强度的作用大于铬的作用。
      ? ? ? ? ? ? ? ? ? ? ? ? ??铁素体型不锈钢的化学成分的特征是含11%-30%Cr,其中添加铌和钛。其高温强度在各类不锈钢中是的,但对热疲劳的抗力。
      ? ? ? ? ? ? ? ? ? ? ? ? ?(3)奥氏体型不锈钢
      ? ? ? ? ? ? ? ? ? ? ? ? ??奥氏体型不锈钢中增加碳的含量后,由于其固溶强化作用使强度得到提高。
      ? ? ? ? ? ? ? ? ? ? ? ? ??奥氏体型不锈钢的化学成分特性是以铬、镍为基础添加钼、钨、铌和钛等元素。由于其组织为面心立方结构,因而在高温下有高的强度和蠕变强度。还由于线膨胀系数大,因此比铁素体型不锈钢热疲劳强度差。
      ? ? ? ? ? ? ? ? ? ? ? ? ?(4)双相不锈钢
      ? ? ? ? ? ? ? ? ? ? ? ? ??对铬含量约为25%的双相不锈钢的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在α+r双相区内镍含量增加时r相也增加。当钢中的铬含量为5%时,钢的屈服强度达到值;当镍含量为10%时,钢的强度达到值。

      温州五岳不锈钢管厂 关于304不锈钢管 316L不锈钢管等材质的基本性能介绍(二)蠕变强度
      ? ? ? ? ? ? ? ? ? ? ? ? ??由于外力的作用随时间的增加而发生变形的现象称之为蠕变。在一定温度下特别是在高温下、载荷越大则发生蠕变的速度越快;在一定载荷下,温度越高和时间越长则发生蠕变的可能性越大。与此相反,温度越低蠕变速度越慢,在低至一定温度时蠕变就不成问题了。这个温度依钢种而异,一般来说纯铁在330℃左右,而不锈钢则因己采取各种措施进行了强化,所以该温度是550℃以上。
      ? ? ? ? ? ? ? ? ? ? ? ? ??和其他钢一样,熔炼方式、脱氧方法、凝固方法、热处理和加工等对不锈钢的蠕变特性有很大的影响。据介绍,在美国进行的对18-8不锈钢进行蠕变强度试验表明,取自同一钢锭同一部位的试料的蠕变断裂时间的标准今偏差是平均值的约11%,而取自不同钢锭的上、中、下不同部位的试料的标准偏差与平均值相差则达到两倍之多。又据在德国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在10的5次幂h时间下0Cr18Ni11Nb钢的强度为小于49MPa至118MPa,散差很大。
      ? ? ? ? ? ? ? ? ? ? ? ? ?温州五岳不锈钢管厂 关于304不锈钢管 316L不锈钢管等材质的基本性能介绍(三)疲劳强度
      ? ? ? ? ? ? ? ? ? ? ? ? ??高温疲劳是指材料在高温下由于周期反复变化着的应力的作用而发生损伤至断裂的过程。对其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某一高温下,10的8次幂次高温疲劳强度是该温度下高温抗拉强度的1/2。
      ? ? ? ? ? ? ? ? ? ? ? ? ??热疲劳是指在进行加热(膨胀)和冷却(收缩)的过程中,当温度发生变化和受到来自外部的约束力时,在材料的内部相应于其本身的膨胀和收缩变形产生应力,并使材料发生损伤。当快速地反复加热和冷却时其应力就具冲击性,所产生的应力与通常情况相比更大,此时有的材料呈脆性破坏。这种现象被称之为絷冲击。热疲劳和热冲击是有着相似之处的现象,但前者主要伴随大的塑性应变,而后者的破坏主要是脆性破坏。
      ? ? ? ? ? ? ? ? ? ? ? ? ??不锈钢的成分和热处理条件对高温疲劳强度有影响。特别是当碳的含量增加时高温疲劳强度明显提高,固溶热处理温度也有显著的影响。一般来说铁素体型不锈钢具有良好的热疲劳性能。在奥氏体不锈钢中,高硅的且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延伸性的牌号有着良好的热疲劳性能。
      ? ? ? ? ? ? ? ? ? ? ? ? ??热膨胀系数越小、在同一热周期作用下应变量越小、变形抗力越小和断裂强度越高,寿命就越长。可以说马氏体型不锈钢1Cr17的疲劳寿命最长,而0Cr19Ni9、0Cr23Ni13和2Cr25Ni20等奥氏体型不锈钢的疲劳寿命最短。另外铸件较锻件更易发生由于热疲劳引起的破坏。在室温下,10的7次幂次疲劳强度是抗拉强度的1/2。与高温下的疲劳强度相比可知,从室温到高温的温度范围内疲劳强度没有太大的差异。
      ? ? ? ? ? ? ? ? ? ? ? ? ?温州五岳不锈钢管厂 关于304不锈钢管 316L不锈钢管等材质的基本性能介绍(四)冲击韧性
      ? ? ? ? ? ? ? ? ? ? ? ? ??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载荷变形曲线所包括的面积称为冲击韧性。对于铸造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当镍含量为5%时其冲击韧性较低。随着镍含量的增加,钢的强度和韧性可得到改善,但镍含量大于8%时,强度和韧性值又一次下降。在马氏体铬镍系不锈钢中添加钼后,可提高钢的强度且可保持韧性不变。
      ? ? ? ? ? ? ? ? ? ? ? ? ??在铁素体型不锈钢中增加钼的含量虽可提高强度,但缺口性也被提高而使韧性下降。
      ? ? ? ? ? ? ? ? ? ? ? ? ??在奥氏体型不锈钢中具有稳定奥氏体组织和铬镍系奥氏体不锈钢的韧性(室温下韧性和低温下韧性)非常优良,因而适用于在室温下和低温下的各种环境中使用。对于有稳定奥氏体组织和铬锰系奥氏体不锈钢。添加镍可进一步改善其韧性。
      ? ? ? ? ? ? ? ? ? ? ? ? ??双相不锈钢的冲击韧性随镍含量的增加而提高。一般来说,在a+r两相区内其冲击韧性稳定在160-200J的范围内。

      不同元素对不锈钢组织和相的影响
      ? ? ? ? ? ? ? ? ? ? ? ? ??对于马氏体型铬不锈钢来说,对组织产生主要影响的元素有铬、碳和钼;对马氏体型铬镍不锈钢来说,产生主要影响的元素有镍、钼、铝、钴、氮和钛等。
      ? ? ? ? ? ? ? ? ? ? ? ? ??马氏体型铬镍不锈钢中由于所含的铬与碳发生交互的作用,使其在高温下形成稳定的r相区和稳定的a+r相区。碳量的增加可使r相区得到扩大,但是随着铬含量的增加碳的溶解极限下降。马氏体型铬镍不锈钢中添加镍解决了马氏体型不锈钢为提高其耐蚀性以牺牲钢的硬度为代价的问题。但是其中的镍含量不易过高,否则由于镍扩大奥氏体相区和降低Ms温度而使不锈钢变成奥氏体型不锈钢,从而完全丧失淬火能力。
      ? ? ? ? ? ? ? ? ? ? ? ? ??影响铁素体型不锈钢组织的元素主要有铬、钼、碳、氮和镍,另外有一些铁素体型不锈钢中还添加有钛、铌和铜等元素,对组织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添加铬和钼的主要的目的是加速和促进α’相和α相的形成和沉淀,使铁素体晶粒更加粗大。
      ? ? ? ? ? ? ? ? ? ? ? ? ??影响奥氏体型不锈钢组织的主要元素有碳、铬、镍、钼、氮、铜、硅和锰等,有时在生产易切削不锈钢时,也将硫作为添加元素。碳在奥氏体型不锈钢中是形成、稳定和扩大奥氏体区的元素。碳在奥氏体型不锈钢中是形成、稳定和扩大奥氏体区的元素,其形成奥氏体的能力远高于镍许多倍。碳在奥氏体型不锈钢中是有用元素,但同时也是有害元素,一方面由于碳作为一种间隙元素可通过固溶强化显著提高奥氏体型不锈钢的强度,同时也可提高高浓度氯化物腐蚀介质中的耐蚀能力;但另一方面由于碳在某些条件下生成Cr23C6,使得耐腐蚀性能显著下降。铬在奥氏体型不锈钢中的作用与其在铁素体型不锈钢中作用基本相同。
      ? ? ? ? ? ? ? ? ? ? ? ? ??影响比相不锈钢组织的主要元素有镍、氮、锰、铬、钼、硅和钨等。镍在α+r双相不锈钢中能扩大r相区。有关资料指出,镍的添加还能促成形成σ(x)相,增加脆化性并有使脆化温度向高温方向移动的倾向,也将使马氏体相变温度降低,改善双相不锈钢的冷加工性能。?

      ? ? ? ? ? ? ? ? ? ? ? ? ?(二)相及相变
      ? ? ? ? ? ? ? ? ? ? ? ? ??热处理是不锈钢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以及最终产品加工过程中重要的工序。对于马氏体型不锈钢,通常进行淬火—回火热处理。对于铁素体型不锈钢,需进行恢复由于加工引起的应硬化和焊接部位回火后恢复韧性的热处理,通常是高温加热后进行空冷的退火热处理。对于奥氏体型不锈钢,根据使用目的需要进行固溶处理、稳定化处理、消除应力退火和时效处理等。
      ? ? ? ? ? ? ? ? ? ? ? ? ??通过进行热处理来控制不锈钢的金相组织时,可采用相变和恢复、再结晶等形式来实现。
      ? ? ? ? ? ? ? ? ? ? ? ? ??相变的内涵可以说有以下3种情况,即结构的变化、组成的变化和其规律性的变化告示。在不锈钢发生的相变中最常见的马氏体相变就是其结构发生变化的一种形式,而所发生的其他的相变均为扩散相变。



      温州五岳不锈钢管厂 关于304不锈钢管 316L不锈钢管等材质的基本性能介绍1.马氏体型不锈钢
      ? ? ? ? ? ? ? ? ? ? ? ? ??马氏体型不锈钢有良好的淬火性能,即使是截面积很大的工件,也可在空冷条件下实现淬火硬化。
      ? ? ? ? ? ? ? ? ? ? ? ? ??为比较马氏体型不锈钢与其他碳含量相同的碳素钢、合金钢的淬火性能,用等温相变曲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珠光体相变时间延迟,曲线鼻部的温度上升。其中镍使珠光体相变明显推迟,只需添加1%即可大大改善淬火性能,但回火过程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 ? ? ? ? ? ? ? ? ? ? ? ??马氏体型不锈钢中的合金元素可改变钢的Ms点。其中碳的影响尤为显著,碳的浓度高时Ms点向低温方向移动,易生成残留奥氏体。以13%Cr钢为例,在淬火加絷温度为1180℃时,在碳含量大于0.80%的情况下Ms点降至室温以下。生成物为过冷奥氏体相组织。但由于也随之生成了残留奥氏体,因此淬火硬度也下降了,对于高碳马氏体型不锈钢来说,为避免该现象的发生和残留奥氏体相变引起的尺寸变化,需在粹火后通过进行低温处理来尽量减少残留奥氏体的存在。
      ? ? ? ? ? ? ? ? ? ? ? ? ??对于马氏体型不锈钢,进行淬火处理后还需进行回火处理。一般将这两者连在一起统称为淬火回火处理。进行回火处理是将由奥氏体相的相变得到的马氏体进行回火,其目的是为改善马氏体型不锈钢的拉伸性能和得到高的持久强度和屈强比。回火后在其基体中过饱和固溶的碳形成碳化物析出,且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形成稳定相。是采用低温回火还是采用高温回火,依成分和使用目的而异。低碳马氏体型不锈钢在440-540℃进行回火时显著变脆,发生常说的二次硬化。由于此问题的产生不是夹杂元素的偏析等原因造成的,因此为同时照顾到韧性、拉伸性能和耐应力腐蚀性能,应尽可能在高温下进行回火,也可通过添加钼、钨和钒等元素来改善性能。
      ? ? ? ? ? ? ? ? ? ? ? ? ??2.铁素体型不锈钢
      ? ? ? ? ? ? ? ? ? ? ? ? ??铁素型不锈钢在碳和氮的含量极少时,无论在高温下还是在室温下均为铁素体单相。当碳和氮的含量增加时就会在高温下生成r相,可通过回火处理析出碳化物和氮化物而变为铁素体单相。据有关资料介绍。在600-900℃回火时大部分碳和氮将析出。
      ? ? ? ? ? ? ? ? ? ? ? ? ??高铬铁素体型不锈钢在经高温加热后会产生各种脆化现象。这些现象与其金属组织有关,如σ相脆化、475℃脆性和高温脆性。
      ? ? ? ? ? ? ? ? ? ? ? ? ??σ相脆化:在Fe-Cr二元系合金中,在铬含量为46at%-53at%的很窄范围内产生,是非磁性和硬的相。当铬含量大于25%和加热温度高于600℃时即可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当钢中含有硅、锰、镍和钼等元素时,其产生范围加宽。铬、硅和铝对σ相也有一定的影响。随铬的增加TTT曲线向短时间方向扩展。硅虽有明显的析出促进作用但铝却予以抑制。在冷加工中,可在很短时间内便产生σ相析出。一旦发生σ相脆化的钢,可加热至850-900℃使析出的σ相固溶,然后再进行急冷就可消除脆性和恢复韧性。
      ? ? ? ? ? ? ? ? ? ? ? ? ??475℃脆性:是将铁素体钢在400-500℃长时间加热时出现的脆化现象。475℃脆性产生与σ相脆化产生相比较,首先是产生温度范围不同,其次是475℃脆性较σ相脆化在更短的时间内产生。能够减轻475℃脆性的合金添加元素还没有发现。对发生475℃脆性的钢在600℃进行短时间处理即可消除脆性和恢复韧性。
      ? ? ? ? ? ? ? ? ? ? ? ? ??高温脆性:当高铬铁素体型不锈钢从900-1000℃的高温急冷时,随着晶粒的粗化和碳化物向晶界凝集发生明显脆化。铬含量越高,脆化的程度越大。破坏现象与475℃脆性相象。由于晶粒粗化,因此在进行深冲、弯曲等冷加工时表面易发生粗糙等缺陷。又因为晶界上析出碳化物因此晶间腐蚀性增加。为避免该缺陷的产生同,需从高温缓冷至800℃左右,或650-800℃短时间的退火。
      ? ? ? ? ? ? ? ? ? ? ? ? ?


      3.奥氏体型不锈钢
      ? ? ? ? ? ? ? ? ? ? ? ? ??从Fe-Cr-Ni三元系平衡相图的分析中可知,当70%Fe等浓度断面中镍含量为10%时,该合金在800-1000℃下为r单相。具代表性的Cr18-Ni8钢由于存在碳、氮等奥氏体稳定化元素,因此室温下即为r单相。其中氮较碳有约两倍的固溶度,因而含氮量为0.1%-0.3%的高强度不锈钢己得到了应用。
      ? ? ? ? ? ? ? ? ? ? ? ? ??目前己明确碳、氮、钴、锰和铜等元素是奥氏体稳定化元素,铝、钒、钼、硅和钨等元素是铁素体稳定化元素。
      ? ? ? ? ? ? ? ? ? ? ? ? ??作为固相内的平衡相,除α相、r相以外还有金属间化合物σ相。碳、氮和镍等奥氏体稳定化元素抑制σ相的生成,但锰与钼、硅、钛、铌、锆、钒和铝等铁素体稳定化元素促进σ相的生成。除此以外在奥氏体型不锈钢中由于添加不同的元素,还有可能生成拉弗斯(Laves)相或x相等金属间化合物。其析出的反应是随合金组成、时效温度及制造合金时的加工和热处理条件来决定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变化。
      ? ? ? ? ? ? ? ? ? ? ? ? ??在钢中添加铬、镍、锰、碳和氮等元素时,马氏体相变初始温度Ms几乎与这些合金元素的添加成比例降低,在常温下也可保持r相。奥氏体不锈钢就是其具代表性的合金之一。
      ? ? ? ? ? ? ? ? ? ? ? ? ??虽说为使奥体型不锈钢的r相稳定添加了大量的锰或镍,但实际上r相往往并非稳定而是处于亚稳定态。从热力学角度来看可以说α相到是稳定的。一般称这些奥氏体相为亚稳定奥氏体相。当对亚稳定奥氏体相冷却至极低温或室温下进行加工时,其中的部分或全部亚稳定奥氏体相将发生马氏体相变。
      ? ? ? ? ? ? ? ? ? ? ? ? ??通过对奥氏体型不锈钢进行冷却或加工得到的马氏体中除有α’相外还有ε相。该相具有hcp结构.且有0.7%左右的收缩,是非磁性的,容易发生加工诱发相变。ε相是当Cr:Ni为5:3且Cr+Ni定为24%时生成的。由于面心立方结构的(111)面的每两个原子面上发生堆垛缺陷时将成为ε马氏体结构,因此ε相的生成和堆垛缺陷有着密切的关系。
      ? ? ? ? ? ? ? ? ? ? ? ? ??奥氏体型不锈钢的马氏体相变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一旦发生马氏体相变后经再加热进行恢复的问题。对于Cr18-Ni8钢主要发生扩散型的逆相变,而象Cr16-Ni10钢则发生剪切的逆相变。后者的铬含量较前者低,镍含量较前者高。
      ? ? ? ? ? ? ? ? ? ? ? ? ??从金相组织上来看,奥氏体型不锈钢是相对稳定的,其中碳化物的析出与其耐蚀性能、高温强度以及韧性等主要性能密切相关。在通常作为固溶热处理温度1000℃附近,碳的固溶量可达到,但当温度低于800℃时固溶量急剧下降而产生碳化物。所以进行固溶化处理或焊接后如果冷却速度过慢,在晶界上会产生碳化物,成为晶间腐蚀的原因。钢中的碳有活性随镍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铬含量的增加而减少。也就是说镍的增加使碳的固溶量减少,铬的增加使碳的固溶量增加。另外在晶界还析出铬碳化物,合金添加元素有时也生成相应的碳化物。
      ? ? ? ? ? ? ? ? ? ? ? ? ?4.双相不锈钢
      ? ? ? ? ? ? ? ? ? ? ? ? ??通常进行不同的铬含量和镍当量的组合可以得到铁素体(α相或δ相)和奥氏体(r相)的双相组织。如果以铬含量的多少来进行分类的话,可分类为18%Cr系、22%Cr系、25%Cr系和28%Cr系。同时为确保r相的量需添加4%-11%的镍,为提高其耐蚀性需添加不多于4%的钼。在最终经1050-1100℃固溶处理后,在α相基体中分散有不多于50%的r相。在400-1000℃下进一步进行时效时,生成金属间化合物、碳化物以及氮化物等各种析出物。
      ? ? ? ? ? ? ? ? ? ? ? ? ??在双相组织中,铬、钼和硅等铁素体稳定元素浓缩在α相中。而镍、锰、碳和氮等奥氏体稳定元素浓缩在r中。在时效过程中最有影响的是σ相,可造成σ相脆化。另外时效还可产生M23C6,也和铁素体型不锈钢一样发生475℃脆性。
      ? ? ? ? ? ? ? ? ? ? ? ? ?5.沉淀硬化型不锈钢
      ? ? ? ? ? ? ? ? ? ? ? ? ??沉淀硬化型不锈钢是除具备不锈钢特有的耐蚀性外,还可通过进行时效处理实现沉淀硬化的高强度不锈钢,根据基体的金属组织情况,即根据铬当量和镍当量之间的平衡情况,沉淀硬化型不锈钢可分为马氏体系沉淀硬化型不锈钢、半奥氏体系沉淀硬化型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系沉淀硬化型不锈钢、奥氏体系沉淀型不锈钢和铁素体系沉淀硬化型不锈钢。
      ? ? ? ? ? ? ? ? ? ? ? ? ??马氏体系沉淀硬化型不锈钢,铬和镍的含量少且铬含量和镍含量低。由于马氏体相变结束温度高于室温,因此固溶化处理奥氏体相冷却过程发生马氏体相变,在室温下为马氏体组织。
      ? ? ? ? ? ? ? ? ? ? ? ? ??半奥氏体系沉淀硬化型不锈钢,比前者铬含量和镍含量高,Ms点接近室温。固溶处理后形成亚稳定r相,经冷加工或低温处理,低温退火处理可以发生马氏体相变。单独和复合添加有铝、钛和钼等沉淀硬化元素,经在450-550℃?
      ? ? ? ? ? ? ? ? ? ? ? ? 时效处理产生α’相和η相实现硬化。
      ? ? ? ? ? ? ? ? ? ? ? ? ??奥氏体系沉淀硬化型不锈钢,含有较多的奥氏体稳定化和铁素体稳定化元素,镍当量高且Ms点在室温以下。在固溶处理状态下为r单相组织。作为沉淀硬化元素添加的有碳、磷、氮、钛、铝、铌和钒等元素,经比其他系钢高的温度时效处理后析出碳化物、氮化物、磷化物或η相和r’相等。


    在线询盘/留言
  • 0571-8777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