窜货是指经销商置经销协议和制造商长期利益于不顾,进行产品跨地区降价销售。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很多时候弱小经销商面对市场窜货是很无奈的,向上反映,厂家往往会因为其小,而将其反馈的意见束之高阁,要么就是做做表面文章,嘴里面光说要解决,实际上却按兵不动,典型的光打雷不下雨;对于窜货的“始作俑者"以牙还牙吧,最终往往会两败俱伤,即伤了和气,又容易使市场陷入价格一路走低的恶性怪圈,从而愈发不可收拾。
严重的窜货会导致市场倾轧、价格混乱,严重影响厂商声誉。市场拓展不易,品牌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每一位信赖及支持我们品牌的经销都应该被给予足够重视,企业要想市场份额不断壮大,必须有效管控窜货行为,别让你的经销寒心转向其他品牌,否则就是将自己一手打下的江山拱手送给竞争对手。
企业要想根治窜货,必须了解窜货产生的起因,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治,下面中企防伪为大家细分引起窜货的原因:
(1) 多拿回扣,抢占市场;
(2)供货商给予中间商的优惠政策不同;
(3) 供应商对中间商的销货情况把握不准;
(4) 辖区销货不畅,造成积压,厂家又不予退货,经销商只好拿到畅销市场销售;
(5) 运输成本不同——自己提货,成本较低,有窜货空间;
(6) 厂家规定的销售任务过高,迫使经销商去窜货;
(7) 市场报复,真假掺和售卖,目的是恶意破坏对方市场。
经销商窜货不是一件小事,必须引以高度重视,我们一起来看看经销商长期窜货产生的危害:
价格混乱,使中间商利润受损,导致中间商对厂家不信任,对经销其产品失去信心,直至拒售;
供应商对假货和窜货现象管控不力,地区差价悬殊,使消费者怕假货、怕吃亏上当而不敢问津;
损害品牌形象,使先期投入无法得到合理的回报;
竞争对手品牌会乘虚而入,取而代之。
找到窜货产生的病因了,也了解到窜货的危害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企业如何进行科学的防治,创造良好的销售环境。
合理划分销售区域
合理划分销售区域,保持每一个经销区域经销商密度合理,防止整体竞争激烈,产品供过于求,引起窜货;保持经销区域布局合理,避免经销区域重合,部分区域竞争激烈而向其他区域窜货;保持经销区域均衡,按不同实力规模划分经销区域、下派销售任务。对于新经销商,要不断考察和调整,防止对其片面判断。
制定科学的销售计划
企业应建立一套市场统计预测系统,通过准确的市场调研,收集尽可能多的市场信息,建立起市场信息数据库,然后通过合理的推算,估算出各个区域市场的未来进货量区间,制定出合理的任务量。一旦个别区域市场进货情况发生暴涨或暴跌,超出了企业的估算范围,就可初步判定该市场存在问题,企业就可马上对此做出反应。
(3)完善促销政策
企业面对销不动的局面,常常是促销一次,价格下降一次,这就表明企业制定的促销政策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完善的促销政策应当考虑合理的促销目标、适度的奖励措施、严格的兑奖措施和市场监控。
在招商声明和合同中明确对窜货的惩罚规定
在招商声明和合同中明确对窜货行为的惩罚规定,为了配合合同有效执行,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包括:交保证金,对窜货惩罚进行量化。保证金是合同有效执行的条件,也是企业提高对窜货经销商威慑力的保障。如果经销商窜货,按照协议,企业可以扣留其保证金作为惩罚。这样经销商的窜货成本就高了,如果窜货成本高于窜货收益,经销商就不轻易窜货了。
对窜货行为的惩罚进行量化,企业可选择下列模式:警告、扣除保证金、取消相应业务优惠政策、罚款、货源减量、停止供货、取消当年返利和取消经销权。同时奖励举报窜货的经销商,调动大家防窜货积极性。
(5)建立一物一码管理体系
把一物一码窜货作为企业制度固定下来,并成立专门机构管理窜货。对各个区域市场进行产品管理,对各经销商的进货来源、进货价格、库存量、销售量、销售价格等了解清楚。这样一旦发生窜货现象,市场管理部就马上可以发现异常,企业能在最短时间对窜货做出反应。
看完上述的防窜货方案,作为市场管理者的您是否有了些底气?还是觉得执行起来很艰难呢?解决问题找对方法很重要,那您不防了解下我们中企防伪的一物一码,咱们来看看几分钱一枚的防伪标识能帮您实现哪些价值?
一物一码技术是以企业的公众号为载体,二维码为入口,可以实现原材料管理、生产管理、仓储管理、流通管理、经销商管理、消费行为管理、精准营销到大数据收集等一站式管理体系。
防伪打假:扫码验真伪,让消费者放心消费,打击假冒伪劣。
质量追溯:产品信息一目了然,品质可见,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防窜物流:多维防窜体系,系统自动发出窜货预警,为窜货查办提供依据。
精准营销:多种营销活动,可针对终端消费者、导购员、经销商做激励,增强品牌粘性,实现销量突破。
大数据收集:消费者数据、用户画像、产品数据全部可视化,助力企业制定营销策略。